您的位置 : 闲鱼文学网 > 资讯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阿曼达斯内德大结局全本免费阅读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阿曼达斯内德大结局全本免费阅读

时间:2019-03-26 10:45:21编辑:曼文

热门好书《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是来自作者祈莫昕最新创作的出版风格的小说,小说的主角是阿曼达斯内德,小说文笔成熟,故事顺畅,阅读轻松。主要讲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态人类”,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也潜伏在我们身边。但凡正常人,遇到这些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却有少数人在关注这些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就是心理疗愈师。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疗愈师,认真倾听各种疯言疯语,在不让自己发疯的前提下,尽可能深入这些人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恢复健康。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总结剖析各种精神病案例,作成此书,意在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这群“少数人”,还原出一个值得更多人关注的真实世界。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Chapter9 离开正常医院的特殊病人 免费试读

一辆运送精神病患者转院的车在途中爆胎,当司机换好轮胎时,发现车上关着的三个精神病人全部逃跑了。为了不承担责任,司机以免费搭车的方式骗了三个人上车,并一路直驱将这三个正常人送进了精神病院。在历经一个月的“折磨”之后,三人顺利获救。于是有记者分别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记者:“当你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时候,你都采取了些什么方法试图出去?”

甲:“我想,如果要出去,首先得证明自己没病呀。于是我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这是个真理,能说出真理的人总不能被当作是精神病吧。”

记者:“结果呢?”

甲:“结果当我说到第十四遍的时候,护理人员不由分说地在我屁股上扎了一针,然后说道‘地球的确是圆的,这我们都知道,你有必要重复那么多遍吗?’于是,我只能乖乖地待在病房里了。”

记者:“你是怎么走出精神病院的呢?”

乙:“我和甲一样,都是被丙救出去的。”

记者:“那当你误入精神病院,肯定试图出去,你都怎么做的呢?”

乙:“为了证明我是个正常人,于是我说出了很多正常的事情,我告诉他们我是社会学家,现在的美国总统是谁,英国元首是谁,德国总理是谁……不过没等我说完,他们就给我注射了一针镇静剂。”

记者:“那你知道丙是怎么走出去并救了你们两个的?”

乙:“知道。他进来以后,什么都没说,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到了看电视的时间,他就出去看电视。当护理人员给他倒水的时候,他回答谢谢。到了第28天,他们就将他放了出去。”

这个事件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有时候,越是急于证明自己,就越是证明不了。因为没有人愿意跟着你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然而,从精神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事件,我们不得不提出更多的问题来探讨。

我的世界你不懂

从精神病院的角度来看,是否接纳一个病人,在于这个病人的行为属于正常还是异常,而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到底是正常行为还是异常行为,则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然而,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心理学上,根本无法制定一套完备的,近乎无偏差的测评机制来判断人的行为,心理学家们也只能将所有的行为分布于一个连续的“轴”上,以最两端为极端来进行判断。

为此,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恩专门针对精神病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其中的一个实验非常有意思。

罗森汉恩招募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8个人来进行实验,实验的要求是让这8名被试伪装成精神病患者进入到精神病院,然后在里面以正常状态生活,其目的是想看看,这些混迹在精神病中的正常人能不能被院方发现,由此推断出,所谓的精神鉴定者,究竟是根据患者的行为来进行判断,还是根据患者所处的环境导致的行为来进行判断。

这8名被试由3女5男组成,其中有三个心理学家,一个精神病学家,一个画家,一个儿科医生,一个研究生以及一个家庭主妇。而目标精神病院共有12家,分别位于美国的东西海岸。

“游戏”正式开始了!每个人的开头都一样,他们打电话到目标医院预约医生,然后在医生面前报告说自己经常能听到“轰”“砰的”“空的”等声音,其他表现均正常。他们去问诊的时候,病历都是真实的,唯一做过手脚的是他们的职业和姓名。

8个人分别拜访了不同的医生,并且都被收入了不同的目标医院进行治疗,其中7个人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入院之后,被试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表现得正常,或者说,他们平时什么样就保持什么样就好了,因为他们本身精神没有什么问题,但需要配合一切的治疗,每天按时吃药(但不是真吃)。

因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释放,因此8名被试都需要记录下自己在精神病院的一切,以便作为实验的真实数据。一开始,大家都掩藏起自己记日记的行为,并且试图在医护人员面前表现自己其实已经恢复了正常,但很快就发现这种掩藏毫无意义,在医护人员的眼里,偷偷记日记就是疾病的表现之一。

8名被试住院的时间从7天到52天不等,平均入院时间是19天,而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响应实验目的的一点是:8名被试无一人被识破,他们被放出来后,病历本上填的内容如出一辙:“精神病恢复期”。也就是说,这8个正常人,都被完完全全地当成了精神病患者。

而从他们带出来的日记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这是实验目的之外的收获。

事件一:其中有3名被试都阐述了类似的事情,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从没有怀疑过他们身份的真实性,但病友们反而不那么好“忽悠”,在3名被试所在医院的共118个真病人中,有35个对他们提出过质疑。他们讨论说:“你不是真病人,你一定是记者,潜伏进来要曝光精神病院状况的。”

事件二:被试在入院之前,已经得到指示,在精神病院要尽量地与医生和护士多接触,最好能进行一些实质性的谈话,本来希望这样的行为,能更多地给予院方了解病人并及时判断出“假病人”的机会,谁知道结果却非常奇怪。

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明显地抗拒与病人进行正面的沟通,比如其中一名被试记录,当他见到医院的精神病学家,并迎上去,非常礼貌地问:“医生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我什么时候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球主人?”时,对方的反应是:“你好,戴夫,今天天气真不错,你感觉如何?”边说着,边径直往前走,根本没有丝毫要停下来聊聊的意思。

统计数据则更让人惊讶,有70%的精神病学家和接近90%的护士在与被试正面“交锋”的时候,都是充耳不闻继续前行,避免与病人有任何正面接触。能够有目光接触的精神病学家只占了23%,而能够停下来聊聊天的百分比只有2%。

事件三:与交流的严重匮乏成反比的是药物的丰富和充量。8名被试入院期间,共拿到了2100片药片,当然他们不会将这些药吃下去。而且几乎所有被试都发现,那些真病人,也有很多拒绝吃药,在医护人员走了之后,将药片扔到了马桶里。

事件四:还有一名被试记录了一件八卦的事情。有一天,一名负责值守活动区的护士的衣服没有穿好,于是她当着活动区几十个男病人的面扣胸罩的扣子并调整她的胸罩,完全不避讳男女有别。她这么做并不是放荡,而是在她眼中,这些人就不是什么正常的男人。

被试记录下的很多细节听起来都很有意思,甚至有些好笑,但深入思考,却让人有些不寒而栗,如果这不是一个实验,如果这几个假病人真的是意外,或者由于一些特别的原因而进入到了精神病院,照这种状况,他们岂不是无辜地被贴上了“精神分裂症”的标签?

如果他们不是因为胸有成竹,知道自己在做实验,知道即便自己不能获得精神病院的正规释放,也会有相应机构来“解救”自己,他们还会不会那么淡定地表现得像一个正常人?如果一直没有得到释放,他们会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情绪失控,最终变成一名精神病患者?

无怪乎一些影视作品会借鉴这样的题材了,将正常人送到精神病院,很可能假戏真做地把人逼疯!

深入探秘

罗森汉恩的实验非常有力地证明了,哪怕是在国家公立的精神病院,正常人也无法与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区别开来。但他并没有将责任归咎于鉴定专家“学艺不精”,实际上,在过于强大的精神病机构中,医务人员对个体的判断很容易出现“思维定势”,即“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是有病”。

这种“有病假设论”不但局限了鉴定专家们的思维,同时也局限了他们给出的治疗方法。先把一个人假设成为有病,再慢慢地通过治疗,缓解其病情,希望最后这个人能够康复。这是一条正常的治疗思路,可是他们都忘了,开头的笃定很容易让一些人“躺枪”。

为此,罗森汉恩提出了“贴诊断标签”的概念。当一个被试被贴上了“精神分裂症”这个标签的时候,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会朝着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质去判断被试,对被试所有的行为理解都起源于那些特质。

比如,被试在看球赛时,他支持的球队进球了,被试忍不住高兴地呼喊两声,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表达方式,可被试已经被贴上了“精神分裂症”的标签,于是在他兴奋地呼喊之后,护士立刻端来了镇静剂,准备给他注射,以防止他情绪失控。

“诊断标签”的表现还在于,当精神学家对患者给予综合评价的时候,往往会带上自己的判断色彩。比如一名被试带入精神病院的资料上是这么写的(这些资料都是真实的):

“在童年的时候,鲍勃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与父亲的关系比较冷淡。然而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情况有所改变,鲍勃和父亲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与母亲的关系反倒有些冷淡。他目前和妻子的关系密切且温暖,除了偶尔生气,夫妻间的冲突很少,鲍勃几乎不打孩子。”

可是,这段无关痛痒的病历,经过精神病院的精神学家分析后,竟然成为了其“精神分裂症”的根源。精神学家是这样解释的:

“鲍勃这名40岁的白人男子,在童年早期的亲密关系中显示了一段时间较长的,相当矛盾的历史,与父亲的关系非常紧张。而他与母亲温暖亲密的关系在青少年时期变得冷却,这形成了他阴晴不定的性格……鲍勃缺乏情绪的稳定性,容易发脾气,有时候会打孩子……”而且在评判鲍勃的社会关系时,竟然也说鲍勃有一些相当矛盾的意识潜藏在他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中。

这样看起来,精神学家的诊断近乎无稽之谈,尽管他并非有意为之,但实在就像在给鲍勃的人生“抹黑”。可是站在精神学家的角度上来看,他不过是觉得这些行为符合鲍勃“精神分裂症”的状况罢了。

研究进行到这里,发生了一些小插曲,当然,没有什么事情会一帆风顺地发展,如若真的这么顺利,反而不具备说服力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罗森汉恩所选择的12家目标医院的其中一家听说了罗森汉恩的研究结果之后(此时尚未公布),非常怀疑,他们觉得罗森汉恩在造谣,“把正常人当作病人来治疗”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在他们医院的。

为了检验这一点,罗森汉恩给医院负责人打了电话,告诉对方,在这以后的三个月时间内,会有一个或多个假病人试图进入医院,他希望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都能够积极配合,用10点量表对所有病人进行评定,判断个体是假病人的可能性。

三个月过去了,该医院给出了报告,共判断出有191人是假病人,其中的41人,被至少一名医护人员判断为假病人;其中的23人则被至少一名精神病专家判断为假病人;而其中的13人至少被一名精神病专家和一名医护人员断定为假病人。

这时候,罗森汉恩带着诡异的笑容出现了,这个狡猾的老狐狸一副“吃定你”的表情告诉院方,其实他没有派任何一个假病人入住该家精神病院!

事实证明,当出现“奖励机制”,比如权威的验证的时候,诊断结果会出现反向的偏差。之前是把正常人当作了病人,而此时却是把病人当作了正常人。但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说明了这一诊断机制非常不稳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错误。这样的诊断无法让人信赖。

病理溯源

可怕的罗森汉恩!可怕的研究!当他将所有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公诸于世的时候,在舆论界引起了轩然***。这不但是公然挑战国家机构的运行机制,也是在挑战那些就职于这些机构的高精尖人才的权威。

但罗森汉恩本意并非如此,他致力于研究精神病院所有病情判断标准以及治疗方略,只是为了更好地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避免将一些本来正常的人拖入“泥沼”。

罗森汉恩的研究结果,向世界说明了两个关键的因素。

第一,在那些精神病机构中,无法真正地将“心智健全”和“心智不全”区分开来。罗森汉恩认为,医院本身就是一个标签化的特殊的环境,而人处在这个环境中,行为的意义很容易被误解。而且,即便真正住院治疗的人,也很可能因为一些误解而抗拒治疗。

第二,诊断标签的危险性不言而喻。当一个人被贴上了符合某种病症的标签后,那个标签将会轻易地掩盖住这个人的其他特征。而那些“标签化”的特征则会被放大,被暗示,最后变成一种自我确认。说白了,就是一个正常的人如果长期被人说成有精神分裂症,最后他真的会变成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真是这样,那精神病院到底是在救人呢,还是在害人呢?

现在,放下那些误诊和心理暗示,让我们来看看真正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被贴上诊断标签之后又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在对近两千名精神病患者进行采访后,我们知道,他们中超过90%的人都有耻辱感和被歧视感,甚至觉得,病情的恶化正是来源于社会的“有色眼镜”。因为这种不愉悦的感受,绝大部分人选择隐瞒自己的病情,将自己伪装得像正常人一样,以防止被看不起。然而越是这样,越容易暴露出病情。

“被伤害、沮丧、无尊严、痛心”是在受访者口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词语。

因此,在质疑诊断机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真正切实有效地对精神病患者给予关爱和帮助。所谓的“诊断标签”是不是只贴在了那些诊断人员身上?

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正常人对所谓有病的人避而远之的态度,才是对他们伤害的本源。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

作者:祈莫昕类型:都市状态:已完结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态人类”,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也潜伏在我们身边。但凡正常人,遇到这些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却有少数人在关注这...

小说详情